竹素
⒈ 犹竹帛。多指史册、书籍。
⒈ 犹竹帛。多指史册、书籍。
引《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明王圣主取士以贤,不拘卑贱,故其功德洋溢,名流竹素。”
唐 柳宗元 《读书》诗:“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宋 梅尧臣 《送逐客王胜之不及遂至屠儿原》诗:“始闻云木深,忽逢 朱亥 墓,金鎚一报恩,义烈垂竹素。”
清 姚鼐 《题坳堂所藏诸城刘文正公手迹》诗:“竹素苍茫千载事,邱山零落百年期。”
⒈ 竹简和缣素,引申为书籍。
引清·龚自珍〈人月圆·绿珠不爱珊瑚树〉词:「几堆竹素,二顷梅花。」
近竹帛 书籍
zhu su
zhú sù
书籍(shū jí):
⒈ 装订成册的著作的总称。
素不相能 -->能说惯道 -->道存目击 -->击鞭锤镫 -->
素昧生平: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同“素昧平生”。
平铺直叙:平:没有起伏;铺:铺陈;直:没有曲折;叙:叙述。形容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了当地叙述。也指说话;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
1、革命创制,竹素之道稍彰,纪事记言,笔墨之官渐著。
2、曲院风荷实际上是改建后形成的一个大公园,全园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和滨湖密林五大景区,其中风荷景区是荷花主题公园。
3、他爱赏花,有“青门何有?几堆竹素,二顷梅花”吟咏。
4、曲院风荷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以夏季景观——荷花为主的主题公园,主要由岳湖景区、竹素院景区、酒文化景区、风荷景区和滨湖密林区五部分组成。
5、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6、虽然杭州立秋前后气温仍然很高,但在以往欣赏荷花的西湖湖滨公园、断桥、湖畔居、西泠桥、竹素园、湛碧楼等地方,仍是游人如织。
7、曲院风荷的竹素园已建有十二花神廊,园内栽梅、桂等四季花木,置松柏盆景百余盆,突出幽趣意境,传承历史文脉,并力争突出十二花神廊的特色。
8、酒宴完后,每人拈上一点“竹素切玛”里面的糌粑粉,声音高亢地祈祷说“吉吉嗦嗦,愿善神得胜!”。
9、岳庙管理处工作人员向记者简单介绍了精忠小学的来历,它当初建在岳庙斜对面,湖山春社故址上,就是今日的竹素园。
10、而杭州城内外,还有两座花神庙,就在现在的竹素园和花园岗村。
11、迄于有晋,虽聿修前绪,而迹沦言废,蔑记于竹素者,焉可单书。
12、万物云云,何所不有,况列仙之人,盈乎竹素矣。
13、此画题诗右上所钤朱文印“竹素”,词意为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和白绢,除与画中修竹呼应外,也寓有纯洁及高旷之意。
竹芋竹孙人面竹竹笓调弦品竹竹丝笠竹蔑黄竹筒武昌剩竹竹石竹锥竹肉竹箸帝竹竹刑忠素酒素素景品质因素历史因素论纯素素冯几素车朴马纨素形素素飡稀土元素灵素素彩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