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莽
⒈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⒈ 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
唐 李德裕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
清 黄宗羲 《阎公神道碑铭》:“伏莽一发,必不可支。”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
⒈ 本为军队藏匿草丛中,后世用以指隐伏的盗匪。
引《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史臣曰》:「由是攫金有耻,伏莽知非。」
近盗匪
fu mang
fú mǎng
盗匪(dào fěi):
⒈ 罪犯集团匪帮的成员。
莽莽广广 -->广谋从众 -->众望有归 -->归根究柢 -->
莽莽广广:莽:粗率、莽撞。做事鲁莽。
广大神通:神通:指神奇的本领。原为佛教语。形容本领、手段极为高超,无所不能。
通才练识: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识微知著: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著手成春: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春雨如油: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油嘴狗舌:抹了油的嘴,像狗一样的舌头。形容说话油滑,内容低劣。
舌尖口快: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快刀断乱麻:快:锋利。比喻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果断解决复杂的问题。
麻姑献寿: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指祝贺寿辰。
寿不压职:谓只论职位,不论年龄。
职务繁杂:指担任的事务烦琐杂乱。
杂然相许:杂然:纷纷地;许:赞同。纷纷地表示赞成。
许友以死:许:应许。朋友以死相许。形容重友谊。
死诸葛走生仲达: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用死人吓唬活人。
达观知命: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命与仇谋: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谋听计行:犹言言听计从。
行下春风望夏雨:行:从事;望:希望。比喻因有所施而望有所报。
雨沾云惹: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雨沾云惹”为男女情爱之典。
惹是生非: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非意相干: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意外的无故冒犯。
干城之将: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将李代桃: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嘴硬心软:嘴上不服软,心里却认输。指人嘴好强。
软红香土:形容都市的繁华。
土头土脑: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
脑子生锈:比喻思想僵化。
1、环顾隐龙能吐秀,观畔伏莽必添愁。
2、既至清江浦,捻不得下窜,遂由沭阳西走郓城,而纠合各方伏莽攻扑雉河。
3、盗贼伏莽,徒慑国威不敢肆耳,今知朝廷畏怯,睥睨之渐必开。
4、查明盱眙、来安两县交界之古城镇地方并与江苏六合县接壤,该处地僻人稀,向多伏莽,此拿彼窜,最易藏奸。
5、如有人违法不纳,即科重罪,贫民无自谋生,富民亦不能自保,当时草泽中间,已多伏莽,再加蠹胥猾吏,代为驱迫良民,叫他去投盗贼,于是愈聚愈众,到处揭竿。
6、方今时事日非,国势益促,外有强邻环视,内有伏莽堪虞。
7、由是攫金有耻,伏莽知非,人怀汉道之宽平,不责高皇之慢骂。
收伏帖伏伏小水土不伏伏尔泰伏处枥下窜伏调伏福倚祸伏伏龙凤雏伏魄伏输伏室逸伏罔伏莽莽荡荡草莽之臣莽莽漠漠莽沕秽莽卤莽灭裂裘莽阿莽深莽吕武操莽雄莽鼠莽草疏莽莽眇沙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