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袍
读音 读páo的字
拼音 pao
五行 五行属水的字
部外笔 部外笔画是5画的字
部 部首是衤的字
总笔画 共10画的字
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
简繁 袍
五笔 PUQN
仓颉 LPRU
郑 WTRY
四角 37212
电码 5916
区位 3759
笔顺读 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撇、横折钩、横折、横、竖弯钩
英汉翻译 long gown,robe,cloak
异体字 袌,?,?,?,?
注音 ㄆㄠˊ
统一码 888D
方言
◎ 粤语:po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au2 [梅县腔] pau2 [台湾四县腔] pau2 po2 [陆丰腔] pau3 [海陆丰腔] pau2 po2 [客英字典] pau2 [宝安腔] pau2 [东莞腔] pau2 [客语拼音字汇] pau2 po2
◎ 潮州话:pau5
基本解释
(名)(~子、~儿)中式的长衣服:皮~子|~罩儿。
笔顺编号 4523435515
康熙字典
袍【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薄褎切《集韻》《韻會》蒲褎切,
音軳。《廣韻》長襦也。《釋名》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內衣也。婦人以絳作衣裳,上下連,四起施緣,亦曰袍,義亦然也。《後漢·輿服志》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
又《爾雅·釋言》襺也。《禮·玉藻》纊爲襺,縕爲袍。《論語》衣敝縕袍。
又衣前襟。《公羊傳·哀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
又《禮·喪大記》袍必有表。《註》褻衣。
又《韻補》蒲侯切,叶音抔。《詩·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又《集韻》薄報切,音暴。《類篇》同袌。或作
、
。
说文解字
袍【卷八】【衣部】
襺也。从衣包聲。《論語》曰:“衣弊緼袍。”薄襃切
(袍)襺也。秦風。與子同袍。釋言、毛傳皆曰。袍、襺也。玉藻曰。纊爲繭。緼爲袍。注曰。衣有著之異名也。記文袍襺有別。析言之。渾言不別也。古者袍必有表。後代爲外衣之偁。釋名曰。袍、丈夫箸。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内衣也。婦人以絳作。義亦然也。从衣。包聲。薄?切。古音在三部。論語曰。衣敝緼袍。敝各本作弊。誤。論語子罕篇文。
字相关组词 布袍缺襟袍袍皮老藏袍粗袍粝食袍泽之谊战袍棉袍子诗成得袍袍罩儿衣袍枲袍靴袍袍子袍鞾